白天总犯困,可能是得了睡眠疾病—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2025-06-20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1年运动与睡眠白皮书》中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问题,其中有一种睡眠障碍,由于夜间的“小动作”引起睡眠差,一觉醒来,仍觉得疲惫不堪,白天总是犯困没精神,影响了白天的工作或者学习生活,时长日久可能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周期性腿动

患者躺下时

没有活动腿部的意愿

但是,晚上睡着时腿会抽动

影响睡眠,导致白天疲倦!

诊疗案例:

27岁马先生,自诉长期白天嗜睡,夜间有打鼾,记忆力下降、反应力减退,早上起来头昏昏沉沉的,整个人看起来很疲倦。去多家医院就诊,全身检查基本没有问题。

最让他困惑的是,他的睡眠差与众不同,夜间睡眠中无缘无故醒来,自以为是打鼾影响睡眠,最后来到成都金沙医院睡眠医学中心咨询,经过多导睡眠监测后,AHI为1.0,排除他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而是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给予建立相应治疗方案。

那什么是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

它是以睡眠期间周期性出现反复、高度刻板的肢体运动(PLM)和不能用另外一种原发性睡眠疾病解释为特征的睡眠障碍。这种周期性运动可伴有自主神经系统觉醒、皮质觉醒或唤醒,继而导致睡眠紊乱及日间嗜睡。

周期性腿动(PLM):一种刻板的、重复的、非癫痫的腿部运动,通常包括脚踝背屈,但有时仅限于大脚趾或膝部或臀部的屈曲。周期性肢体运动在成人患病率估计为4%~11%,大约80%不宁腿综合征患者中有PLMS,病情严重时可累及患者手臂。在老年人中,周期性肢体运动常出现在其他睡眠紊乱中,随着年龄增加,PLMS发病率也会增加。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的发作原因是什么?

虽然PLMS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现有假设提出可能与多巴胺系统功能紊乱有关。这些理论的来源是多巴胺激动药治疗PLMS有效。大脑的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出现功能低下的问题,引发睡眠时腿部运动。使用多巴胺就会有治疗效果,相反,使用抑制多巴胺的功能的药物则会出现脚部运动。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连续发作的话,血压会上升,心跳会加速。我们可以由此推断:周期性的脚部运动可能是由交感神经的活动发生变化引起的。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临床表现

1、原发性睡眠起始困难或睡眠维持障碍;

2、睡眠无恢复感;

3、常合并日间疲乏感或存在日间嗜睡;

4、可观察到的入睡后腿部规律性动作,如屈曲,严重时可累计上肢;

5、偶可于醒后出现腿部疼痛不适。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诊断标准

1.患者主诉睡眠紊乱或日间疲乏

2.PLMS的诊断依赖于多导睡眠图,可在PSG监测中发现PLMI≥15次/小时

3.PLMS不能用其他睡眠疾患、精神疾患或药物摄入解释。

严重程度:

轻度:PLMI 15-25次/小时

中度:PLMI 25-50/小时

重度:PLMI>50次/小时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的治疗

药物治疗:

1.多巴胺(DA):左旋多巴

2.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罗匹尼罗、恩他卡朋

3.抗癫痫类:加巴喷丁、普瑞巴林、丙戊酸钠

4.苯二氮卓类:氯硝西泮(仅能改善睡眠状况,对PLMS无效)

5.选择性的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

非药物治疗:

1.保持良好的睡眠卫生

2.避免睡前饮酒

3.按摩受影响部位

4.适量运动

5.经颅磁治疗

有报告称

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失眠者中的比例是1%至15%,如果不是专业的睡眠障碍诊疗机构,诊断这种疾病通常是比较困难的,诊断结果常常是“安眠药效果欠佳,患有原因不明的慢性失眠症或者是睡得太多”,因而会延误病情,所以当发生失眠问题,应该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查清原因,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