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事没干却巨累!几乎没人知道这个原因

2025-09-22

“隐形疲劳”的元凶:线粒体罢工了?

我们的身体好比一座超级精密的工厂,每个细胞里的线粒体就像是“迷你发电机”,专门把吃进去的食物和吸进的氧气变成身体能直接用的能量(ATP)。要是这些“发电机”出了毛病,哪怕你只是躺着休息,细胞也没法高效产能量,疲劳感就会一直缠着你。


打个比方吧,长期压力大、睡不好觉、吃饭没规律,或者身体里有炎症,都可能让线粒体变得“懒懒散散”。比如熬夜会打乱线粒体的“自我修复时间”,总吃甜食则会让它们“生锈受损”(也就是氧化应激),连里面的DNA都可能被破坏。这时候身体只能“硬撑着加班”来维持基本运转,人自然就觉得特别累。

更麻烦的是,这种疲劳平时看不出啥大毛病,抽血查肝肾功能这些常规体检项目可能都显示正常,所以常被当成“亚健康”或者“心理问题”给忽略了。

 

被忽视的身体信号:不止是累

慢性疲劳的表现远不止“乏力”。患者可能伴随:

神经精神症状: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

躯体不适:肌肉酸痛、关节隐痛、反复头痛;

自主神经紊乱:失眠多梦、心慌气短、消化功能减弱。

这些症状若持续6个月以上,且排除贫血、甲状腺疾病、自身免疫病等器质性问题,就需警惕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可能。

 

从“对症缓解”到“根源修复”:功能医学的解决方案

传统治疗常以“补觉”“休息”或开具维生素B族、能量饮料等方式缓解症状,但效果往往短暂。而功能医学则聚焦“查找病因”,通过检测身体的“能量代谢通路”,从根源上修复线粒体功能。

以成都金沙医院功能医学科为例,其采用“深度检测+个性化干预”模式:

深度检测:通过血液、尿液中的有机酸、辅酶Q10、抗氧化指标等,评估线粒体功能及代谢状态;

定制方案:结合检测结果,通过营养补充(如N-乙酰半胱氨酸、镁、L-肉碱)、压力管理(生物反馈疗法)、肠道菌群调节等,重建能量代谢平衡;

生活方式指导: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优质蛋白、抗氧化食物)、优化睡眠周期、设计低强度运动方案(如瑜伽、快走),避免“过度休息”反而加重身体惰性。

别让“隐形疲劳”拖垮你

如果你长期感到“没干什么却很累”,且休息后无法恢复,不妨关注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寻求专业功能医学评估,或许能帮你找到“累”的真相。毕竟,真正的健康不是“不生病”,而是拥有持续为生活赋能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