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前,饭中,饭后,药您“吃”对了吗?
2023-06-13
随着生活品质改善,人们服药意识也逐步提高。事实上饭前、饭中还是饭后吃药确实是大有讲究的。
服药时,许多口服药品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都有明显的时间节律性。为了使药物在体内更好地发挥药效,同时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在服用药物时,应根据药物物理性质和药理作用,按照饭前、饭中或饭后规定合理服用,具体药物具体分析。如果服药时间不对,可能导致药吃了不少,药效未发挥作用,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吃药和吃饭的关系。
宜在饭前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呢?
一、降糖药
磺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格列喹酮、格列美脲及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等,宜餐前半小时服用。
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主要是刺激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而降低血糖,其药峰时间为2-3小时。所以饭前半小时服用,待食物到达小肠开始消化吸收时,药物有效地促进胰岛素分泌,充分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
如瑞格列奈、那格列奈,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暂,应在餐前5-20分钟口服,餐前半小时或进餐后给药可能引起低血糖。
二、消化系统药物
PPI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泮托拉唑钠片等,对抑制餐后食物引起的壁细胞泌酸最有效,故需食物刺激激活质子泵起效;壁细胞中的H+-K+-ATP酶数量在长时间禁食后最多,所以此类药物需在餐前20-60min内服用。
促进胃动力药
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西沙必利片等应在饭前半小时服用。到进餐时,药物浓度正好达到高峰值,可以有效提高进餐后的胃动力作用,促进消化。要注意的是,促进胃动力药不能与抗酸药同时服用。
胃黏膜保护药
硫糖铝、果体果胶铋、复方铝酸铋等。餐前服用可使药物充分地附着于胃壁,形成一层保护屏障。
其他:健胃消食片、健脾丸,宜饭前半小时服用,可促进食欲。
抗菌药物
头孢拉定与食物或牛奶同服可延缓吸收;头孢克洛与食物同服所达血浆峰值浓度仅为空腹服用的50%-75%。另外,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阿奇霉素、克拉霉素的吸收受食物影响,故建议饭前服用。
三、其它
泛昔洛韦、卡托普利、异烟肼、利福平等肠溶片均需空腹服用。
宜在饭中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呢?
一、降糖药
双胍类:二甲双胍对胃肠道有些刺激,故宜在餐中或饭后服 。
此类药物的降血糖作用与胰岛素分泌无关,主要是通过促进机体组织对血液的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葡萄糖在肠道内的吸收,抑制肝糖原转换成葡萄糖,对抗胰高血糖素等作用而降低血糖。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降糖药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与吃第一口饭同时嚼服效果最好,如在饭后或饭前过早服用,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此类药物应在吃第一口含淀粉的主食(如米饭、面类)时嚼碎吞咽,这样有利于与淀粉充分混合发挥疗效。
此类药物的药理作用是在小肠上皮细胞同食物中的淀粉竞争碳水化合物酶,使淀粉不能分解成为葡萄糖,也就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二、助消化药
乳生酶、酵母、胰酶、淀粉酶宜在餐中吃,一是与食物混合在一起以发挥酶的助消化作用;二是避免被胃液中的酸破环。
减肥药:奥利司他可以特异性抑制肠道脂肪酶,从而减少脂肪吸收,需饭中服用。
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酮康唑,和食物同服,可促进药物的吸收、增强药效,同时也能减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需饭中服用。
宜在饭后服用的药物有哪些呢?
一、非甾体抗炎药
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双氯芬酸肠溶缓释胶囊、贝诺酯片、布诺芬、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等,为减少对胃肠的刺激,大多数应于餐后服用。
二、维生素类药物
维生素B2伴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饭后口服吸收较完全。脂溶性药物如维生素A//D/E/K等在食用油腻食物后服用,更利于吸收。
三、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于餐后服比餐前服效果佳,这是因为餐后胃排空延迟,有更多的抗酸和缓冲作用时间。
四、抗酸药
如铝碳酸镁、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等,宜餐后1小时及睡前服用。
五、利尿药
氢氯噻嗪、螺内酯与食物包裹在一起,可增加生物利用度。
常见口服药品的最佳服药时间是饭前?饭中?饭后?虽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三种不同的服用方式,对药物自身的药效却截然不同。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服药相关问题一定要找专业的医生或者药师咨询,切不可盲目随意服用及滥用,尽量做到合理使用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