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血糖平衡,掌握吃主食的方法
2022-08-02
主食通常是指“米面谷薯类”食物,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糖类),作为三大基础营养素之一,为人体提供主要的热量来源,同时也是血糖生成的主要因素。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主食非常重要,既要控量,又不可或缺。只有科学的选择和食量把控,才能实现血糖和营养需要的平衡。可以记住以下7个方法:
01粗细搭配的复合主食
糖尿病患者在选择主食的品种时,应多吃粗细搭配的复合主食,适当添加一些粗粮、杂粮、薯类和豆类,吃得粗一些、杂一些。
由于谷粮类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所以,特别要关注此类食物的“升糖指数”。同为谷粮类食物,粗杂粮及薯类、豆类食物的纤维素含量较高,GI值低于精米、白面,多属于低GI或中GI食物,可使餐后血糖更稳定,营养更均衡。粗粮占主食的1/3—1/2。
02 主食要定量
根据个体需求,在总能量控制的情况下,定出全天主食量,并分配到各餐中,一般正常体重的成年人每日主食量为200-250克左右。通常建议每餐主食不超过100克为宜。
80克=1小碗(平口)米饭、或1个拳头大小的圆形馒头。
糖尿病患者少食多餐,在一日三餐之间加2-3餐,可以有效降低胰岛β细胞负担,防止血糖过高。
03 可以用薯类代替主食
这类食物包括土豆、南瓜、地瓜、芋头、山药等。它们既是主食,又是蔬菜,大多数含糖在20%以下。比如土豆每百克含糖18克、南瓜6克、地瓜24克、胡萝卜9克、芋头18克、山药13克,所以它们可以代替主食。
每次50-100克,摄入薯类相应减少主食的量,如100克土豆热量=25克主食热量。
吃的方法也简单,因为薯类外皮富含膳食纤维,将外皮洗净蒸或煮熟食用就行。
04 米饭不要煮太软、太烂
有的糖尿病患者喜欢将米饭煮的软一些,烂一些,便于消化,但这样的做法可能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研究发现,大米浸泡过久或蒸煮时间延长,都会加快米饭的淀粉消化速度,影响血糖水平。
05 改变进餐顺序,放慢速度吃饭
先吃蔬菜,再吃肉蛋,最后吃主食,有利于控制主食摄入量,控制血糖。减慢吃饭速度,每餐用时适宜在20分钟以上,增加咀嚼次数,每口食物咀嚼20-30次左右,能有效控制进食量。
06 米饭中加点蔬菜
蔬菜可不是指绿叶蔬菜,而是胡萝卜丁、白萝卜等。这些蔬菜提供了类胡萝卜素、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能够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07 这些主食尽量避免
糯米:糯米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很高,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快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由糯米做成的食物。
方便面:方便面是典型的高热量、高脂肪、低维生素食物,糖尿病患者食用后极易发生高血糖。
油条、油饼:这些油炸食物属于较高热量、较高碳水化合物食物,在制作的过程中会加入很多油脂,糖尿病患者食用后,不但能使血糖上升,而且容易使身体发胖。